首页 | 中心概况 | 科研团队 | 承担项目 | 研究成果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招生 | 空间科普 | 网络资源 | English 
站内搜索: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七次太阳界面层成像光谱仪卫星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录入者:  |  时间:2016-04-17 09:41:40  |  作者:空间科学研究院  |  浏览次数:

4月10日-16日,第七次太阳界面层成像光谱仪(IRIS)卫星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闻天楼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协办,共有来自中国大陆与台湾、韩国、日本、印度、美国、挪威和法国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会。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与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分别由北京大学田晖研究员和我校宋红强副教授担任。

本次研讨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聘请IRIS卫星团队核心成员奥斯陆大学的Mats Carlsson教授、Viggo Hansteen教授和Tiago Pereira博士,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Joel Allred博士和北京大学田晖研究员等讲授太阳紫外光谱诊断、IRIS科学数据分析、辐射转移理论、与IRIS科学目标相联系的宁静太阳大气和耀斑数值模拟等;二是邀请美国大熊湖天文台台长Wenda Cao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Jongchul Chae教授、日本国立天文台Joten Okamoto博士、南京大学程鑫副教授和云南天文台徐稚副研究员分别介绍新太阳望远镜(NST)、“日出”卫星(HINODE)、可见光与近红外太阳爆发跟踪望远镜(ONSET)以及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并讨论这些亚太地区的太阳观测设备与IRIS卫星之间的协同观测和数据共享;三是为亚洲地区的太阳物理学者提供一个学术讨论的平台,交流和研讨与IRIS相关的科研成果。IRIS卫星科学团队总负责人Bart De Pontieu博士通过视频连线向与会学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期盼IRIS卫星与亚洲地区的太阳观测设备加强合作。通过科学组织委员会与地方组织委员会全体成员和研究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太阳和天体物理学实验室Bart De Pontieu博士、刘伟博士与我校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夏利东、陈耀、李波三位教授为本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提供了大量指导意见,确保了会议的顺利举行。会议期间我校空间科学研究院太阳物理领域的研究人员还和多位参会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洽谈合作意向,收获颇丰。

IRIS是NASA的一颗小型科学探测卫星,上面搭载一台高分辨率的光谱与成像观测设备。IRIS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理解太阳大气里能量传输和耗散的机制。自2013年发射以来,IRIS已为全球太阳/空间物理学界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极大推动了人们对于太阳色球层、过渡区以及日冕物理过程的研究进展。为了更好地在太阳/空间物理学界推广IRIS数据的使用范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在科学价值,IRIS团队先后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地举办了六次科学研讨会,普及IRIS数据分析方法并交流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满足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和韩国太阳/空间物理学界研究人员的需求,IRIS团队于2015年10月决定在中国威海举办第七次太阳界面层成像光谱仪卫星国际研讨会。随后,科学组织委员会与地方组织委员会等为之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精心筹备工作。

山东大学新闻网报道:http://www.view.sdu.edu.cn/new/2016/0419/79579.html

山大威海新闻网报道:http://www.xinwen.wh.sdu.edu.cn/show.jsp?aId=23602&classID=050320091202026486

中国太阳物理新闻报道:http://solar.pmo.ac.cn/solar_news/news5.html#section_iris7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威海市区地图  威海校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