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概况 | 科研团队 | 承担项目 | 研究成果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招生 | 空间科普 | 网络资源 | English 
站内搜索:
 
  专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动态 > 正文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录入者:  |  时间:2011-01-16 09:14:52  |  作者:佚名  |  浏览次数:

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

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空间中心刘振兴院士代表双星计划团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宣读《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为第一获奖单位,第一获奖者、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代表获奖者上台领奖。

双星计划于200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是中国第一个以科学目标为牵引立项的卫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与航天先进国家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是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双星计划由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两颗卫星组成,在赤道面和极轨面构成相互配合的探测系统,对地球磁层空间暴的驱动和触发机制开展探测。两颗卫星分别于2003年12月30日和2004年7月25日成功发射,并分别在轨运行了46个月和48个月,大大超过了设计寿命。在轨运行期间,两颗卫星获得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取得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

该计划在联合优化的多点探测体系、高精度电磁波与粒子探测有效载荷、高电磁洁净度、抗辐射加固设计技术与高可靠卫星与远程自动科学运行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并与欧空局CLUSTER计划合作形成人类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联合探测,做出了大量科学发现:如在辐射带发现了波-粒相互作用效应、在磁层顶前发现了大尺度的等离子体空洞、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的大尺度振荡,太阳风中的离子密度空洞,持续数小时的脉冲调制磁重联,与NASA的IMAGER卫星一起,探测二号卫星还第一次实现了从南北两极对内磁层的同时成像探测。国际影响重大,对我国空间科学卫星事业和科技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威海市区地图  威海校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