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布十五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提出23项空间科学计划 “十四五”投入估计过百亿
记者3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在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支持下,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的中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团队最近完成了《2016-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于日前正式出版、公开发行。
《报告》在介绍空间科学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空间科学的国家需求,阐述了至2030 年中国空间科学拟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提出了中国至2030 年发展战略目标、空间科学计划及所包含的科学卫星任务,绘制了至2030 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并探讨了支撑和保障空间科学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与能力。
《报告》主要作者、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报告》中科学计划的遴选按照“自下而上”(Bottom-up)的国际惯例,综合考虑了项目科学目标的前沿性、重大性和学科分布情况,最终优中选优遴选出23个拟开展的空间科学计划,如“黑洞探针”、“天体号脉”、“太阳显微”、“火星探测”、“桃源”计划等。
《报告》还对国家经费投入进行了预估。《报告》称,如果以“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空间科学的投入为47亿元为起点,按照同比增长,“十三五”期间投入将有约80亿元,“十四五”约116亿元,“十五五”约156亿元。
吴季说,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并正式交付开展科学观测,实践十号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今年陆续发射,反映出我国空间科学正在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报告》的出版发行,不仅可供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了解中国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可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中国的空间科学将以回答事关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为己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空间科学开展宇宙、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基本物理规律的前沿探索,是当今自然科学重大发现与突破不断涌现的热点学科。在刚刚闭幕的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作为今后五年中国将重点突破的基础前沿科学领域被列入了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我国空间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