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概况 | 科研团队 | 承担项目 | 研究成果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招生 | 空间科普 | 网络资源 | English 
站内搜索:
 
  研究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进展 > 正文
 
急始性脉冲(SI)激发磁层背阳面超低频(ULF)波的THEMIS卫星观测
录入者:  |  时间:2012-12-12 10:59:14  |  作者:史全岐  |  浏览次数:

超低频波(Ultra low Frequency wave, ULF wave)在太阳风和磁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它可以影响极光的活动,加热电离层,加速磁层粒子等等。急始性脉冲(Sudden Impulse, SI)是指地球磁层被快速压缩的过程,一般来说是由太阳风的动压突然增强所导致的(太阳风动压的增强往往是行星际激波造成的)。

SI是地球磁层超低频波(Ultra low Frequency wave, ULF wave)活动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引发的超低频波,过去人们曾有所报道,但绝大部分观测都在向阳面磁层,而对于背阳面等离子体片中SI何时以及如何引发超低频波,目前人们还不清楚。我们利用THEMIS卫星的观测,研究了13个发生在背阳面的SI事件,发现其中只有3个引发了清楚的超低频波,波动的周期分别为3.3,6.0,7.6分钟。波动的东西向磁场扰动和径向电场扰动较强,表明其为典型的环形模式(toroidal mode),并且其电磁场扰动的相位关系符合驻波的特点。

过去人们曾提出过SI可引发尾向运动的涡旋,因此,对我们的观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涡旋激发了超低频波,我们发现有2个超低频波事件与这种涡旋一致;另一种可能是磁尾电流片为保持平衡而对太阳风的动力学响应,这个响应过程之前没有被提出过。以上两种过程都可通过场线共振(Field line resonance, FLR)激发环形模式的阿尔芬驻波,并且,两者都涉及频率选择的机制,并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激发,因此都可以解释为何我们在背阳面的SI事件中只发现了少数的几个ULF事件。

本研究成果已被JGR-space physics接受,本工作由来自本中心和加州洛杉矶分校、北京大学、新罕什布尔大学以及阿拉斯加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美国宇航局研究基金的支持。

图一事件位置分布以及SI激发的等离子体初始速度。绿色圆圈代表能清楚看到波动的事件的位置。

图二事件之一,最后一栏可以看到清楚的波动,周期大约6分钟。

图三滤波以后的情况。前三栏表明环形模较强,最后一栏可以看出环形模的电磁场相位差在90度附近,表明其为Alfven驻波。

图四从全球磁流体力学(global MHD)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SI发生时磁尾有涡旋通过,我们提出这种涡旋可能通过场线共振(FLR)激发此类波动。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威海市区地图  威海校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