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概况 | 科研团队 | 承担项目 | 研究成果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招生 | 空间科普 | 网络资源 | English 
站内搜索: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09/17/1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刘瑞源 研究员学术报告
录入者:  |  时间:2013-09-10 11:36:56  |  作者:  |  浏览次数:

电离层探测、建模和预报的有关问题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刘瑞源 研究员

时间:2013-09-17星期二下午14:50-16:00

Time:September17, 2013,Tuesday, pm14:50-16:00

地点:四楼报告厅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电离(Ionosphere)是地球大气被部分电离的区域,其范围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电离层是对人类通讯、导航、航空航天活动影响最为直接的区域。因此,对电离层的探测、建模和预报十分重要,是空间天气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将就目前电离层探测、建模和预报方面的有关问题做详细介绍。

 刘瑞源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5年至1991年在电子工业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总工程师、技术副所长。1991年至今在中国极地研究所工作,曾任高空大气研究室主任,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1980-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工作,1994年2-8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洛尔大学工作。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刘瑞源研究员长期从事电离层与无线电波传播、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等研究,撰写论文120余篇,获国家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在电离层建模和预报技术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的成果,提出了全球电离层指数IG,改善了电离层F层长期预报,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采纳;刘瑞源研究员是我国南极事业的创业者之一,开拓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极区空间物理,主持在南极中山站建成了高空大气观测系统,带领课题组人员在极区空间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取得了新的认识。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威海市区地图  威海校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