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概况 | 科研团队 | 承担项目 | 研究成果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招生 | 空间科普 | 网络资源 | English 
站内搜索: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01/12/15: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陆高鹏研究员 学术报告
录入者:  |  时间:2015-01-06 17:02:50  |  作者:  |  浏览次数:

闪电电荷传输及其在中高层大气和低轨空间的一些物理效

时间: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下午14:00

地点:空间科学楼南201室

闪电电荷传输及其在中高层大气和低轨空间的一些物理效应

过去二十多年中,基于地面、飞机和卫星等不同平台上的观测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闪电放电过程在近地空间中产生了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比如地源伽马射线脉冲(terrestrial gamma-ray flashes, TGFs)、“巨型喷流”(gigantic jets)、“红色精灵”(red sprites)等。对这些现象的研究表明闪电可以通过释放电荷在中高层大气和近地轨道空间造成短暂性(毫秒量级)的电磁脉冲性扰动,从而对空间飞行器的安全造成影响。通过将近距离的甚高频闪电成像技术同远距离的无线射电闪电信号遥感技术相结合,我们揭示了上述自然现象同母闪电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相关性,并总结出一些通过地面闪电遥感数据评估这些现象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发生概率的方法。

陆高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百人计划”项目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培养博士研究生两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获得大气科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新墨西哥矿业技术学院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到2013年期间在杜克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是闪电电荷传输的形态学,及其在中高层中的物理效应和对近地空间安全的影响;通过结合甚高频闪电成像和遥感技术,以观测数据建立了闪电同地源伽玛射线脉冲,“巨型喷流”和正、负极性“红色精灵”等现象的相关性。目前主持的项目包括:(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项目;(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雷暴973”第五课题。已发表SCI(E)学术论文2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8篇。研究成果全部发表在地学高水平期刊上(Nature-Geophysics,Geophys. Res. Lett.和J. Geopys. Res.等),并多次被媒体报道,两次被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刊(EOS)选为研究亮点。其中关于负极性强地闪形态学的工作受到国际闪电研究权威学者Martin A. Uman的高度评价。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做口头报告,并被多次邀请为Geophys. Res. Lett.,J. Geopys. Res.,Radio Science和Atmospheric Research等学术刊物审稿。

研究兴趣:大气物理学

  • ·闪电物理学(近场综合观测)

  • ·仪器学和闪电遥感技术

  • ·数值模拟(闪电电磁场在地球-电离层波导空间中的传播过程)

  • ·中高层瞬时发光现象(transient luminous events, TLEs)

  • ·地源伽玛射线脉冲(terrestrial gamma-ray flashes, TGFs)

  • ·闪电能量的利用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威海市区地图  威海校区地图